怎样加大鲢鳙饵料比重
大家好,关于怎样加大鲢鳙饵料比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怎样钓鲢鳙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湖库怎样浮钓鲢鳙
使用悬坠钓法钓鲢鳙鱼,要有精确的调漂、细腻的操作手法和强有力的扬竿爆发力,才能准确捕捉鲢鳙鱼吸饵时的细小浮漂信息。本文介绍一下水库手竿悬坠钓法钓鲢鳙鱼。

使用手竿在大中型水域钓鲢鳙鱼,必须有合适的钓位钓点,钓位钓点选择不当是钓不到鲢鳙鱼的。一般情况应选择在深水处,小水面水浅点,大水面水深点。因为鲢鳙鱼是滤食性鱼类,过着追逐浮游生物的生活方式,所以,就要在浮游生物多的地方选择钓点。钓位要选在大沟汊的沟口处、大水面的坡陡水深处、泄洪闸附近、两山口处、直岸中间有大凹湾并且水深的地方,这些地方在风力的影响下,聚集了大量浮游生物,为鲢鳙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时间不长,就会吸引成群的鲢鳙鱼来到这里,这些地方就成了钓获鲢鳙鱼的上佳钓位。
多年的经验证明,钓鲢鳙鱼的主要环节就是诱鱼,只有充足、雾化好的饵料才能诱来鲢鳙群。鲢鳙鱼不光喜欢酸臭饵,也钟情于香、甜、腥等其他味型的饵料,而酸臭也只是在微生物作用下变成的结果。不管是酸臭还是香甜腥,雾化好才是钓鲢鳙鱼的本质,否则就别想钓上它们。在水肥的水域,使用清香略带甜味的饵料比较好。在大中型水域钓鲢鳙鱼,酸臭饵的威力是诱鱼性强,却不如香、甜、腥饵上鱼率高。不管是用酸臭饵还是香甜饵,都必须雾化好,否则,就别想钓到鱼。
我的诱饵配方是用发酵过的豆腐(奶)渣和炒香的麦麸与小草鸡饲料喂窝。其优点是豆腐渣发酵后变得微酸或微臭,又有酵香味,配合炒香的麦麸,能形成大片的雾化区。麦麸炒后有股浓烈的麦香,其质轻,一时半会到不了底,可以很快吸引鲢鳙鱼进窝。鸡饲料是由麦麸、玉米粉、豆粕、维生素、多种氨基酸、食盐、骨粉或鱼粉等精制而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颗粒鸡饲料能很快沉到水底,几分钟后就被泡散,因其质细,鲢鳙鱼在水底觅食时,会带动水流把诱饵搅得“腾空而起”,起到二次诱鱼的作用,对滤食性的鲢鳙鱼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钓饵选用雾化性好、比重轻、清香中略带甜味的鱼饵,可加入蒜香型的商品鱼饵和雪花粉。草莓香味的主攻鲢鱼,而鳙鱼则喜欢蒜香型的饵料,应根据各人喜好的鱼种配制不同的钓饵。因鲢鳙鱼视力较弱,主要依靠嗅觉来寻找食物,根据这一点和鲢鳙鱼的胃口,要有针对性地配制在水中穿透力强的饵料。大多数鱼饵厂家生产的鲢鳙鱼饵都可用做基础饵。因为钓鳙鲢饵的关键是雾化,味在 钓浮比重要轻,延缓雾化饵料在水中的滞留时间;钓底比重稍大,可使饵料快速到位,直击水底大鲢鳙,这是经验也是常识。至于酸臭饵,我现在是不用了,麻烦不说,弄得手上洗也洗不掉,都过去好几天了,手上还有一股怪味。
有了大量底窝饵的垫底,鲢鳙鱼进窝后,在鱼游动时,产生的水流作用下,饵料就会“腾空而起”,扩大了诱鱼面积,使沉底的诱饵进一步起到二次诱鱼的雾化效果,再加上有针对性的钓饵,在钓鲢鳙鱼上就有惊人的效果。
不管怎么说,什么样的饵料也不是万能的,一个钓点的鱼情也不一样,垂钓鲢鳙时要有两手准备,即准备比重大和比重轻的钓饵各一套:比重大的钓底为主;比重轻的钓中浮。在鱼情发生变化后,才能有应对的余地,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鲢鳙鱼属大型鱼类,典型特征就是嘴大,嘴内多黏膜而少肉,往往钩不透鱼嘴而造成跑鱼,较难钓获。在钓鲢鳙上,软调竿是不能胜任的,只有使用硬竿、粗线、大钩,才是钓获鲢鳙鱼的利器。
多年的经验证明,钓鲢鳙鱼,只有迅捷有力的扬竿,才能确保中鱼率。这就需要快速的爆发力作为保障,只有超硬或极硬调竿子才能达到快捷有力的刺鱼速度,中鱼率才高,跑鱼率也会大大降低。在竿子的选择上,要选用长节竿,因长节竿的整体弹性和强度,是短节竿所不能比拟的。换句话说,使用相同的钓组,用长节竿能钓上来的鱼,用短节竿就不一定钓上来。
我使用的竿子是根据所钓水域的大小而选择的。在小型水域,使用3.6米长节超硬或4.5米长节极硬调竿;在大中型水域使用5.4米长节极硬调手竿或超硬调竿矶竿。
钓鲢鳙鱼(2千克以上),尤其是在大中型水域的鲢鳙,因劲大,应以大钩、粗线为主。4.5~5号强力主线,3~3.5号碳素脑线(可根据鱼个头的大小,适当调整主脑线的粗细),只要操作上不失误,上限7.5千克的鲢鳙鱼中钩是绝对没问题的;也可使用2.5号大力马主线,1号脑线。 有利就有弊,利是大力马线结实耐用,抗拉力强,在钓大鱼上是其他线所不能比拟的;弊就是大力马线没有弹性,吸水性强。因缺少了弹性,易跑鱼,再就是挂钩或中特大鱼时易伤竿。吸水性强就导致浮漂信息不真实,灵敏度下降。
钩,我大多使用16号歪嘴钩或新关东宽门钩、伊势尼10号以上钩(钩尖淬火后,用钳子把钩尖轻轻向外掰一下)。针对鲢鳙鱼嘴大,索饵信号不强的情况,歪嘴钩就是针对浮漂信息不强而有意选择的,在鲢鳙鱼吸饵吐饵的一瞬间及时提竿,充分利用歪嘴钩钩尖偏向一边的优势,及时钩住鲢鳙鱼上唇骨与唇尖连接处的软组织。而普通钩就没有这等优势,提竿时不是钩住骨头就是鱼嘴里的黏膜,稍一挣扎就会脱钩。
别看鲢鳙鱼嘴特别大,却是鱼饵的“温柔杀手”,摄食时浮漂的反应极轻微,这一直是垂钓者的一大难题。垂钓鲢鳙,浮漂选用稳定性强、长身长尾、颜色醒目的大号浮漂,有利于观察鱼讯和减少鲢鳙鱼索饵的虚假信号。我使用的是大型细长硬尾浮漂,空钩半水调9目,攥(注意: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把饵料在钩子上,握在虎口处攥紧,而不是用搓饵的方法)大饵团钓1.5目。此浮漂在3米左右的水域钓底或离底,能充分显示鲢鳙鱼咬钩的细息。
在垂钓鲢鳙鱼上,历来有钓底和钓浮之争,在不足5米水深的水域,我喜欢钓底。喜欢钓底的原因。1.中鱼率高。多年的经验证明,钓浮虽然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缺少稳定性,中上层水域的鲢鳙鱼又偏小,擦线的信号多,真实性较差,浮漂晃动多而少下顿,空钩率较高,即使中鱼,也多是挂在鱼身上,容易跑鱼。雾化后的饵料常常吸引来大群的鲦和其他小杂鱼。扬竿频率高,垂钓时间长,没有好的体能是不能胜任的。而底钓就不同了,正好变浮钓的劣势为优势,浮漂下顿力强,顿漂清晰,多是钩中鱼嘴,大大降低了跑鱼率和小杂鱼闹钩的现象。
2.大鲢鳙多。浮钓时,雾化后的饵料从上到下形成一个饵料带,鲢鳙鱼无论在哪个水层都有雾化的饵料可吸食,分散的饵料使鱼层散乱而不集中。再就是雾化后的饵料颗粒始终都会沉入水底,它们就一路吸食下沉的微颗粒来到水底,而大个头的鲢鳙鱼却始终在底层接食雾化的饵料微粒,这就为底钓鲢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少炸窝。浮钓中鱼后,窝子里的其他鱼很容易受到惊吓而炸窝。而底钓中鱼后,把鱼领到中上层水域遛鱼,底部觅食的鱼就不会受到惊吓,这也是获鱼多的重要原因。
在水深超过5米的水域,我一般选择钓2.5~3米的水深。这是因为底层或深处的鲢鳙鱼个头较大。在水库手竿钓鲢鳙,钓浮不如钓底(手竿),浮钓虽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却缺少稳定性,而底钓正好相反,变浮的劣势为优势,饵料不断补充到固定窝点增强诱鱼力度,再加上对口的饵料,鲢鳙怎不争相吞食?如果鲢鳙鱼在水面活动,这一般是水中含氧量不足所致,就是钓浮,一般情况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再就是打竿时千万不要打满竿。为什么不能打满竿呢?是因鲢鳙鱼逃窜时劲头十足,再加上扬竿时刺鱼太猛,一下挑不起竿子来,导致拔河而跑鱼。再就是鲢鳙鱼的上嘴唇短,下嘴唇长,只有垂直扬竿才能提高中鱼率,不打满竿就为能尽量垂直扬竿打下基础。钓的水位越深,尽量垂直扬竿的机会就越大。在钓鲢鳙鱼上,不管使用多长的竿子,浮漂处在竿梢附近是提高中鱼率的最佳位置。
鲢鳙鱼进窝是很好判断的,只要钓点周围冒出一堆小气泡,其中有2~3个大点气泡,隔半米左右又冒出一堆,就是标准的鲢鳙鱼进窝信号。但大多时候鲢鳙进窝不会冒泡,这个时候,就要根据钓点有无小杂鱼,或浮漂出现晃动的情况来判断是否有鲢鳙进窝了。
鲢鱼的索饵信号是浮漂轻微抖动一两次或快速下沉不足半目再轻微下顿或又升至原位。刮风或下小雨时,浮漂原地不动出现连续抖动,要赶紧提竿,不要被风或小雨而误导。鲢鱼往往还会出现托漂上送的情况,但不能提竿,在浮漂上送后会出现一个漂亮的下顿小动作,此时提竿就会十拿九稳。鲢鱼的漂相幅度相对较小,但顿口明显,这是钓获鲢鱼的主要漂相。如浮漂缓慢下沉或上升不足半目或更少,并持续不动,刮小风或下小雨时,浮漂有轻微抖动的现象,这几种漂讯一般是鳙鱼索饵的真实信号。在浮漂出现半目或1目的较大动作时,一般先不要提竿,要等到出现顿口或1/3~1/4目的小上顶动作时再提竿,基本能中鱼嘴。鲢鳙鱼吸食钩饵的真正入嘴动作是浮漂上升半目甚至更少时再下顿,此时提竿必然中鱼。浮漂大幅快速下顿或左右晃动,是鱼体碰线所致。浮漂的大量动作是上升或下沉半目至1目之间,这是鲢鳙鱼在吸食钩饵附近的饵料所引起水流的变化而造成的,此时千万不要提竿。
调漂时(指钓底),要调成一饵微触底,一饵悬浮或离底。鲢鳙鱼吸饵时虽然下顿动作小,但真实有效。鲢鳙鱼索饵时,放过其他杂乱信号,主抓浮漂上升或下降不足半目后静止不动和上升或下降不足半目或更少后有力度的下顿信号。再就是尽可能地垂直扬竿,因为鲢鳙鱼的嘴较特别,下唇长而上唇短,垂直扬竿能有效地提高中钩率,所以抛竿时不能打满竿,才能尽可能地为垂直扬竿留下余地。
再就是水温较低或水中含氧量少时,鲢鳙咬钩时的浮漂信息就会变得更小些,下小雨或气压较低的时候,也会出现微小的信号。只有浮漂出现动作,且不管动作多么微小,都要及时提竿,才能确保中鱼率。
鲢鳙鱼中钩后,一定要绷紧钓线。因鲢鳙鱼嘴大、肉少、嘴内黏膜多,一般钩得不是很牢,一旦松线,脱钩跑鱼的机会很大。鲢鳙鱼虽然力大、劲长,但游速慢,缺乏冲击力,也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大鱼中钩后,要及时把竿子倾向左或右侧,可能的话及时向后退几步,同时蹲下身子,降低竿子的高度,增加遛鱼的空间,引导鱼向左或右游动,并在适当的时候把鱼头提出水面,利用鲢鳙鱼的喜高氧性,迫使鲢鳙鱼暂时不能获取水中溶解氧,加速消耗其体能。向后退几步是为中大鱼做准备,一旦中钩的鱼向前方深水处逃窜,在竿线不能承受的情况下,可向前走几步,能有效缓冲大鱼的爆发力。只要操作得当,不失误,一般不会跑鱼。把鱼遛乏后一定要用抄网抄鱼上岸,否则,鱼去钩空的机会还是很大。要选用大口径抄网,方能保证一次抄鱼成功。提倡自遛自抄,往往两人配合不好,把抄进网里的鱼又拉出来的事情不在少数。
想钓鲢鳙:首先你要了解一下鲢鳙的生活习性、食性(在此不多谈)。
真正的手杆底钓鲢鳙,钩是不能贴底的,要离开底(以便鱼吸食),最少要离开底10厘米以上,根据鱼的大小,调节离底的高度,不能让鱼腹贴底去吸食。
钓深:一般与季节、水情有关,天凉(最低气温在10-15°以上)、水清时可钓深,天热(最底气温20°以上)时、水浑钓浅点。一般钓深在1-3米之间(不能再深了:钩到底了,食化完了)。
杆:从3.6米(钓2公斤以下)-4.5米(5公斤以下)3、7开的硬调钓竿,鱼再大了就要用带轮的杆了。
钩具:我用双钩,伊势尼7号左右,上下钩距在3厘米左右,上钩上饵,下钩空钩,(下钩也可用直径在3厘米的锚钩,是本人的绝活,上鱼率高的让你吃惊)。
漂:用浮力较大的6号左右的漂,调8目左右,钓两目左右。(视标鱼讯:用力的下顿0.3目或黑漂,与鲫鱼的鱼讯一样,只要有下顿的动作,就要快速杨杆。鲢鱼动作比鳙鱼小,相应的;鱼大动作好)。
线:根据你的杆子钓力、鱼的大小而定。一般:主线2.5-3号,子线1.5-2号。
饵料:用容易雾化的饵料,我一般用:南北鲫、东俊鲫+鲢鳙香精(比例是9:1)或是加上别的商品鲢鳙饵(比例2:1),找一个水深2米左右的、下风口钓点(不必顶风,侧风向就可,这叫做:钓鱼不顶风,多是一场空)。不用打窝,直接施钓,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直至上鱼。注:(饵料的大小:搓饵一般在一颗大花生米或小指端节大小,水深时将饵料多揉搓两遍,让其雾化的慢点。每次调深度,可上下调一浮)。但打窝也可用经济、实惠的自制酸饵定点打窝诱鱼。
天气:根据本人的经验:春季最低气温保持到15°以上时,就是手杆施钓的黄金季节了,秋季最低气温不低于10°好,这段时间都是手杆钓鲢鳙的黄金季节。天热、3级微风的阴天胜于晴天,天凉则相反。雾天、无风天、连续的蒙蒙细雨天,气压低,水中缺氧,鱼易浮头,是很难钓到鱼的。俗语说:鱼浮头,往回走。(无风的高爽晴天也是出钓的好时机)。
钓鱼的点:前后好控制,左右要控制在60厘米范围内(以杆尖前方左右各30厘米,如果浮漂移动出了这个范围,就要杨杆重新抛钩了)。
浮钓鲢鳙,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很多环节值得探讨,鲢鳙不象鲫鱼,到处都可以钓到,钓鲢鳙的机会和实践经历也不象鲫鱼那样多,高手们也很少写关于浮钓鲢鳙的文章,本人浮钓鲢鳙也还处于学习探讨阶段,写这个帖子,一方面是对自己浮钓鲢鳙的一个简单的总结,另一方面是为浮钓鲢鳙的新手钓友提供一些肤浅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能让初学者少走一些弯路,能引出高手的点拨,我就满足了.
浮钓鲢鳙,跟底钓鲫鱼相比,思路是不一样的,在装备、饵料、钓法、做窝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下面我将我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奉献给大家,请大家批评指正。
1、竿:个人认为应该选择结实一点,硬一点的竿,方便溜鱼控鱼,当然高手们未必这样选择,因为高手们大都喜欢将装备发挥到极致,他们就用鲫竿钓大鱼也没问题,可我们是新手,没那技术,结实一点心里要有底一点。上鱼了可以随便整,粗放一点也不至于断竿。有人说软一点不容易断线,是的,这个是 但控鱼困难一点,我们新手如果再用软竿,中鱼了整半天都整不上来,那不急死人啊。
2、线:主线要弄粗点,建议最小3号线,如果还不放心,就整到4号、5号,你有那么结实的竿了,线粗点正好相配,目的还是防止断线跑鱼,我们新手好不容易上条鱼,又没那么高的溜鱼技术,如果因为线配细了跑掉了,后悔都来不及, 高手们没必要这么配,他们一般用1。5、2。0的都算用得大了,线粗有线粗的缺点,就是在反映漂讯的时候,没那么灵敏。反正鲢鳙吃口够猛的,我们新手又没必要去追求抓小口中鱼的感觉,小口没抓到,就等下一口,反正鲢鳙胃口大,来了也不会很快离开窝子,早一分钟上来和晚一分钟上来无所谓。子线建议配到2。0以上,如果不放心就配到2。5、3。0或者以上,子线的配置有点尴尬,如果太粗,鱼吃的时候容易挡口,影响中鱼率,但我们是新手,有些顿口打不到很正常,安全第一,还是建议搞扎实一点。
3、钩:这个一定要注意,我们新手千万别去学高手用小钩去钓鲢鳙,那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鲢鳙的口那么大,别担心它吞不下去。建议选用依势尼6号以上或者伊豆8号以上有刺钩,高手们喜欢无刺,无刺钩挂在抄网上好取,这个我也知道,但我怕鱼被拖到水面上一个翻身跑掉,所以还是选用有刺心里塌实。
4、漂:这个也要小心,钓鲢鳙丢漂的几率比鲫鱼大多了,尤其是我们新手,千万别拿100多元的阿卢漂去冒险,丢一根有可能那一天钓的鱼都不值这根漂的钱。就选渔具店5元左右的漂,别看就值5元左右,咱还得挑,吃铅小的不要,吃铅小咱新手抛不出去,遇到一点小风漂就到处跑,咱买吃铅大的,好抛,而且跑得慢。漂尾细的咱也不要,咱挂的是拇指大的饵料,漂尾细了一下就沉下去了,还怎么钓啊。另外,咱找鱼层水平有限,如果没有找准,鱼从下面往上吞饵,漂尾细了鱼刚开始吸水钩都还没到鱼嘴里,咱的漂就下去了好几目了,老抓空口怎么行?还有,漂尾的最后两目最好是加粗的,这样咱搓饵稍微搓大了点,漂也不至于被压得全沉下去,从容多了。
5、抄网:先早早的开好,上鱼了咱们新手可没那本事一手提竿一手去开抄网,最好用深点的抄网,抄小鲫鱼那浅浅的抄网最好别用,咱的子线2。0以上的,抄鱼的时候根本不怕抄网切子线,干吗还用小抄网呢?遇到大家伙,抄网装不下鱼才气死人。
二、饵料的选择:尽管现在市面上现在各种鲢鳙饵料多的是,而且也都基本能钓到鲢鳙,但作为我们新手,选择饵料还是很必要的,千万别选那些附钩性太差的饵料,虽然雾化不错,但抛都抛不出去怎么钓啊?如果买了那些附钩性不好的饵料怎么办,咱新手不讲那么多了,就加拉丝粉啊。白粉、雪花粉什么的一样加点,咱也学学雾化。开饵的时候,要比说明书上的饵水比少加点水,稍微干点散点,如果太干,就再加点水,灵活调节,如果刚开始就加多了,就麻烦了,再加饵料容易把饵打死掉。开好后别把饵料揉成团,挂钩之前才捏,想化快点捏松点,想化慢点捏紧点,哈哈,咱新手也会控制雾化速度了。
三、钓点的选择:这个很重要,钓点的好坏直接影响结果。有风的时候,选下风口,一般下风口都能看到鲢鳙打花或者蹦跳。无风的时候选择水深的地方,鲢鳙都喜欢水比较深的地方,因为它是中层鱼,而且个体比较大,水浅了它没安全感,当然没鱼,长水面选择细腰的地方,那里是鱼的通道。如果遇到几个方面都占到的钓点,那就恭喜你发财了。
1、调漂:浮钓鲢鳙的调漂比较粗略,一般能让漂尾漏出7、8目就够了,如果你选择的漂尾很粗,6目也够,想节约饵料,就调低点,想挂饵大点就调高点,这个看你个人喜欢。但有一点希望注意,千万不能调过低,我见过有人调3目在那里钓鲢鳙,稍微挂点饵料漂就沉下去了,那不郁闷?
2、找底:很简单,就挂一个铅在下钩上,让漂沉下去,然后上捋浮漂露出过漂尖就找到底了,底没必要很精确,大致清楚就行,然后留一太空豆在上面记住底的位置,这在钓的时候很有用,对判断钩在水中的位置起到很好的参照作用。
3、打窝:开好饵料后,先用1/3或者1/4的饵料轻捏成许多小团,抛到钓点,让饵在钓点雾化散开,就可以开钓了。
4、挂饵:可以双钩挂饵,也可以上钩挂饵,饵大小以压漂到露出2目左右为好,饵的雾化速度,开始可以快些,就捏松点,有口后可以雾化慢点,就捏紧点。
5、找鱼层:这点在钓的时候很关键,从水深的1/3深度开始钓。判断鱼层的深度要仔细,一般从漂上能反映出来一些重要信息,如果有顿口打不到鱼,说明鱼在钩的下方,因为顿口打不到的原因,一般是因为鱼在下面仰着吃散落的饵料,鲢鳙开口吸水的时候,吸力很大,顿口打不到是因为鱼口离钩子距离远,鱼吸水时,钩还没到鱼口里,漂已经出现了大顿口。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上捋浮漂往下找鱼层。水深比较深的钓点,以一次10公分左右的幅度往下找。如果水浅,就5公分的往下找,如果出现漂左右晃动或者起竿挂到鱼身上的情况,说明鱼在钩子上方,就要将漂下捋往上找鱼层。如此循环往复。中鱼后如果停口,先往下找。
6、手抛饵补窝,因为我们是从上往下找鱼层的,越往下,钩上的饵料雾化的水层范围越小,引鱼效果就越差,因此需要在钓的过程中不时的手抛松饵到钓点续窝,以达到持续诱鱼的效果,以每抛三四竿补一颗挂钩大小的松散饵料为宜!
7、口的判断:一般来说,鲢鳙的顿口以明显的半目以上顿口为标志,口的大小与漂尾粗细以及鱼吃饵的姿态有关,如果漂尾细,口的幅度就大,反之就小;如果鱼是横着吞饵,就是所谓的正口,口就略小,一般1-2目不等,但中鱼率很高。如果鱼是从下抬头吞饵,口很夸张,一般是2目以上甚至黑漂,但会屡屡打不到鱼。
8、鱼的立体分布:一般来讲,上层白鲢多,下层花鲢多,上层个体小的多,下层个体大的多。这种分布是一般而言,不能绝对化。
9、刺鱼:鲢鳙口出现以后,要迅速起竿,用力刺鱼,如果用力太小,容易因挂不牢而跑鱼,但大力不等于暴力,力道大小在具体钓鱼过程中去体会。
10、溜鱼:发觉中鱼后,立即把竿绷紧,从手感上判断鱼的大小,如果鱼不是很大,要尽快把鱼带出窝子溜鱼。溜鱼以始终绷紧线为准,鱼发力就侧着鱼发力的方向牵引鱼改向,鱼不发力我们就发力,轻轻带着鱼头到水面呛水,溜翻。
11、抄鱼:用大抄网,从水下往上,迎着鱼头抄,鱼进抄网后,尽量竖着提起抄网,以免鱼蹦出抄网。
五、补充一下天气和气温因素:专家认为25度以上适宜钓鲢鳙,那是指鲢鳙疯狂的温度,其实15度以上就上了,晴天上得好些,雨天略差,但温度更重要。高温之后的大风降温天鲢鳙最疯狂。
钓鱼饵料如何搭配
问题一:钓鱼饵料怎么配 20分你好。钓友下记是我多年钓鱼经验,分享给你关于饵料配置方面知识:
【前言:饵料好坏五要素:种类,味型,粗细,比重,软硬。】
第一要素,种类。商品饵料种类分植物型和动物型,当然很多是混合的。植物型的么大家都知道有谷物,麸皮,土豆和藻类等,动物型的有鱼,虾,螺,蚯蚓,蚕蛹等,反正你自己看饵料的说明,那上面都有介绍。饵料类型知道后,你还得了解什么鱼喜欢吃什么类型的饵料,草鱼喜欢植物型,鲫鱼两种类型都喜欢,白鱼以动物型为主,这些知识你自己度娘下,肯定比我说的详细。还有在诱鱼上,活饵好过动物型的商品饵,动物型的优于植物型的,秋冬动物型的好。
第三要素,粗细。很好理解,饵料的粗细程度。饵料颗粒的粗细影响挂饵的大小,挂饵的大小影响鱼入口的难易;同时,细颗粒雾化好诱鱼快,粗的颗粒起到长时间诱鱼的作用。这个可以买的时候自己观察,像九一八野战、野战蓝鲫、超诱颗粒较大。决定饵料粗细的也是看鱼,鲢鳙喜雾化好的,越细越好;草鲫鲤鱼等,个体大的,就多加粗颗粒,钓钓小鱼,那主要用细颗粒。还有一点要注意,颗粒越细,雾化越好,越招小鱼闹,可以加拉丝粉或寒梅粉使饵料变粘减少雾化,但加的量一定要控制好,否则加多了会成面疙瘩。要增加雾化,可以使用化氏尺上、新四季等,搭配拉丝粉,可以使饵料入水后膨胀成棉絮装,增加饵料的雾化,同时改善饵料的适口性。 饵料要有雾化,但雾化太好又招小鱼,一切以实际的鱼情来决定。
第四要素,比重。饵料的比重也影响饵料的雾化,重的饵料雾化差;底部有淤泥或枯草的时候,重饵料会陷入其中,造成只见鱼星不吃勾;重的饵料鱼吸入口更费劲一点。相反饵料太轻也不行,雾化太快,或加剧浮漂走水。饵料的比重在包装上是没有说明的,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去感觉。在实际的配饵时,个人感觉粗颗粒的饵料比重大一些,和的干饵料比重也大,拉丝粉、粘粉放的多,比重也大。同时很多商品饵是用来减轻饵料比重的,如雪花粉,还有一些是既减比重又增加雾化的,如上面说的化氏尺上、新四季,还有什么轻质状态粉等等。
第五要素,软硬。即饵料的软硬程度,由和饵时水加多加少来决定。程宁的说法是饵料软硬度要和人耳垂差不多,我一直怀疑人耳垂的软硬度是不一样的,肉多的软一点,没肉的硬一点,但大师和饵是不会错的,这一点我相信。老鬼易哲的说法是一杯饵料一杯水,看老鬼的视频技术学不了多少,老是听他叨叨自己的饵料,然后拿个量杯念经一样“一杯饵料一杯水”,到最后一看稀了,极其镇定的说,我们再加点鬼5,既能收水,又能增加饵料雾化,结果卡卡卡一包全进去了,但还不一定够。天元邓刚在和饵时虽然也做做广告,但如果觉得稀了,他会加一点颗粒细的谷物类饵料收水,我感觉他还比......>>
问题二:怎样配饵料配制鱼饵遵循的原则:
钓饵=基础饵料+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
1、基础饵料组成:喂养颗粒粉、麸香饵、代表性的饵料。(原塘颗粒、当地鱼长期使用的农作物钓鱼,饲养者长期喂养的饲料,还有厂家生产的各种饵料等都是基础饵)
2、主攻饵组成:厂家生产的专向(鲫鱼、鲤鱼、草鱼等)鱼饵,单品专攻饵,单品有特性的饵料。
3、状态饵组成:饵料比列较轻,雾化好,稳定性较强的蛋白饵单品,如雪花粉、尺上、大白鲫、鱼宝、东峻等单品特效饵。
4、添加剂组成:具有气味、诱鱼力强、有代表性的添加剂和小药等饵料,添加剂要具有特性,能调整化解饵料中的异常味道,改变饵料对鱼的适口性才可以作为添加
全部钓饵都是有这4大部分组成,我们知道这个公式,就可以根据当地的水域、天气、鱼情、季节来针对鱼种随心配饵。钓饵分型公式
1、腥香型:动物蛋白为主―植物蛋白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用于3月到4月、11月)
2、香腥型: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为辅―调整状态―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用于5月10月)
3、香型:植物蛋白为主―纯谷物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4、腥型:动物蛋白为主―纯谷物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5、淡型:淡味颗粒粉、纯谷物为主―麸类、薯类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钓友们都知道,鱼儿对摄食对象的味道、色彩、形状、硬度是极其敏感的。 我们在进行饵料调配时,要注意色、香、味、型的合理搭配,也就是说,开出的饵料要具备良好的溶散性、立体型、层次性以及适宜的粘度与软硬度。如何才能开出一款使用效果好的优秀钓饵呢?我认为应学习以下方面的内容。
1、饵料颜色的诱鱼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丸九的三色鲤之所以被广大钓友所喜爱,不光是因为其极强的诱鱼香味,其颜色的搭配也是非常棒的! 我们在使用时,一定不要破坏这款饵的物理性状。据资料研究,鱼儿对红、白、黄、绿四种颜色最为敏感。红虫、蚯蚓、玉米粒、大米粒、植物叶片与果实种子可当做钓饵使用,不光是因为这些天然饵料具有天然的腥香味,同时,它们还身着鱼儿所喜欢的色彩。如何才能让您开出的饵料有很好的层次性呢?
首先是饵料颜色组合上要科学地进行搭配,鲫、鲤鱼喜欢红、黄、白色,草鱼喜欢红、绿、黄色,所以,我在钓鲫鱼时:一般将丸九3号或老鬼草莓鲫、5号或918二号、黄鲫或老鬼速攻2号作为色彩与味型调配饵使用,在调配过程中,注意的是老鬼系列饵与丸九系列饵是2种组合。钓鲤时:一般将丸九三色鲤或老鬼螺鲤、丸九五谷诱或老鬼大野战、丸九天下无双或老鬼鲤鱼诱鱼香精作为色彩与味型调配饵使用,在调配过程中,同样注意的是老鬼系列饵与丸九系列饵是2种组合。2种调配方法再与适量的颗粒饲料或基础饵料配合使用,效果是非常不错的。钓草鱼时:我一般都用天然的饵料。
其次是开饵方法与次序:好多钓友开饵时,习惯于将几种搭配好的饵料混匀后加水搅拌,有的甚至还进行反复揉搓。这样,虽然也能钓上鱼,但却破坏了饵料的溶散性与层次性..,更加失去了饵料的固有色彩。大大地降低了饵料的诱鱼效果,导致窝子留不住鱼,越钓越少、最后直至停口。我在钓鲫时:一般将混好的组合饵按照饵水比先将水均匀地倒入饵料,然后摇动开饵盆,直至饵料均匀浸水,再将拉丝粉撒于饵料表层进行快速搅拌,最后将饵料用双手拢作团装挂钩使用。钓鲤鱼时:先将带有色彩与颗粒的饵料加水进行浸泡,待吸足水后再与基础钓饵与拉丝粉或粘粉的混合基础饵混匀,......>>
问题三:钓鱼饵料搭配应注意什么 1:公式:主料+辅料+状态饵+小药,主料就是常见的粮食型饵料,辅料就是你想钓的鱼喜欢的饵料,状态饵是调整饵料比重、雾化快慢的,小药有作用但不是绝对的,不要迷恋
2:饵料不能太杂乱,三五种就可以了
3:粗细搭配,粗的留鱼钓鱼细的雾化诱鱼
4:味型只是诱鱼的,并不是吃钩的绝对因素,状态很重要
5:配饵料一定要对路,也就是说一定要了解鱼的习性,不同季节就配不同的饵料,不能一种饵料用四季不能一团饵料打天下
太多了,说不完,需要自己积累经验
问题四:钓鱼饵料怎么配?鲫鱼鱼饵配料
50克阿魏研细(去中药店买)配100克面粉,活成丸,鱼闻味后,即来抢吃.
鲤鱼觅食,主要靠触觉,其次是视觉和嗅觉。荤素皆可。红蚯蚓、捆绑的红虫束皆是它的喜爱。深秋为了储存足够越冬蛋白质,小虾常是好的钓饵。素食则面食(最好是70%细玉米面+30%白面用水加B12维生素拌匀后上锅蒸熟,用手揉软使用)、红薯、鲜玉米、酒糟麦子粒都是好钓饵。随着不同水域、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爱好也不尽相同。在养鱼池垂钓,用该处喂鱼的合成饵料,水泡散后与自己准备的面食揉匀,常是最好的饵料。 泡泡糖也是好钓饵。如钓海竿用糟食最好。
(1)鲫鱼饵按垂钓一天用0.2千克计算,一次配料2千克为宜。各种料的比例为:黄豆粉或豆饼粉15%、红薯粉或土豆粉15%、细玉米粉45%、大麦粉20%、蛋黄粉5%,再加入适量的清香型香粉和白色、淡黄色等食用色素。
(2)鲤鱼饵鲤鱼身大、体壮,胃口也大,故一次配料应不少于3千克,且用料应稍粗一些。具体配比是:大麦粉25%、玉米粉40%、蚕蛹粉或鱼粉15%、动物肝粉5%、红薯粉或土豆粉15%,再加入适量的浓香型食用香料和食用色素。
(3)草鱼饵台钓饵配制以素为主。主要原料为草干粉30%、小麦粉15%、玉米粉20%、土豆粉25%,再加入10%的海藻类粉料。这种饵入水即开始化散,草香、藻味随波漂流,可很快诱集成群草鱼汇集钓点。
(4)花鲢、白鲢饵酸味、腥臭味、雾化好的饵是配制花鲢、白鲢饵的要点。其主要原料是预先发酵好、具浓酸味的玉米面湿料。白鲢饵基本配比是:发酸的酸面料50%、玉米面30%、大麦粉料15%,再加入适量带腥味的虾粉、鱼粉。而钓取花鲢的饵,以主要原料为已经发酵的浓酸玉米湿面外,应加大腥味、特别是臭味,如臭豆腐汁、大蒜泥等的比重。
自制台钓饵料质量的好与否,除了看垂钓时上钩率,还要观察饵装钩入水后的化散过程,较理想的饵应在脸盆中试验时,入水半分钟饵粒表面开始膨化起一层雾状,而后开始自然化散剥落,这样逐步膨化,层层散落,但内层还紧包着鱼钩,直到约2分钟饵料全部化散、钩饵脱离(试验饵粒软硬度以钓者耳垂为宜),因骸,大家在家多试验几次,就能达到理想状态垂钓中不得不搞清楚的有关问题
问题五:钓鱼饵料如何搭配是的钓鱼饵料不外乎这四种,基础饵(麦麸、谷物类)+主攻饵(主钓什么味型奶香或许甜香,或者水果香)+状态饵(雪花粉、拉丝粉等)+添加饵(各类小药)现在钓鱼尤其是黑坑,单纯的饵料已近不能让我们钓到好的渔获了,都会添加一些小药添加剂,有的甚至添加好几种,尤其是放钓鱼坑鱼少人多,钓位离得又近,饵料就显得很重要了,使用小药的穿透力也要强,能把周围的鱼诱到你这边来,有机会可以试试一品源鱼饵添加剂的淡水之王,穿透力比较强,效果很不错的,钓位其实也很重要,周围要有鱼。
问题六:饵料怎么搭配才能最有效钓鱼在自然间是与鱼斗智斗勇的结果,如何在最高显度获鱼是唯一根本。下面我来讲一讲,在已知单品种饵料状态下[每包饵料背后都有标明,我们主要知道的是:有无蛋白纤维(雾化速度);多少;香型;比重等],对付各类鱼情所需的合成饵料状态:一生口高密度用怎样鱼饵?拉丝:钓浮用,拉丝小,比重大,钩上残留物少,雾化快。钓底用:拉丝大,比重重,钩上残留物多,舞化慢。手撮:钓浮用:无纤维,比较松散,软,物化快。钓底用:适口性好的片状鱼饵,软,弹性好。二生口小密度用怎样鱼饵?手撮饵,以诱为主,钓饵少量。三滑口怎样配饵?手撮,软,粘。四春夏秋冬怎样配饵?春腥;夏臭;秋香;冬甜!在喂养池塘中偏向于喂养饵为主要饵料。从春到冬:比重由轻到重,香型由浓到淡。五:从未钓过的鱼塘怎样配饵?找饵!效果好钓下去,不行,换饵(加腥)。鱼不吃饵!80%找浮标的原因,20%找鱼饵的原因。好了!我把钓何种鱼所需的状态登上了,希望大家根据你所钓鱼情,配制你的饵料。
问题七:买了一些钓鱼的饵料但是不知道怎么搭配求高手首先纠正几个常见的误区:1没有任何一种饵料是全能的保证能钓上鱼的不然厂家也不会开发出种类繁多的饵料。2三分钓技七分钓饵,饵料味道是诱鱼的,状态才是关键,也很难掌握,鱼不吃钩不要习惯性的埋怨饵料不好,可能是你没有用对路可能是你状态没调好。3不要迷信小药,口不好可以适量添加但是不能依赖。4三年调漂五年和饵,和饵有很大学问,别人的配方不一定适合你!
建议你仔细的去了解鱼的习性,仔细了解鱼什么季节喜欢吃什么喜欢待在什么位置,然后根据当地的鱼情习性来配置饵料。
这几款饵料除了天下鲫很黏以外,其他几款都是大颗粒的,除了金版918香甜的速攻馥香的其他都是腥香的。这几款饵料拉丝粉含量都很多,属于综合饵广谱饵,适合钓鲫鱼鲤鱼。如果水清就加点腥,水质一般就馥香,水肥就单用金版918,这几款饵料可以任意搭配,如果加了天下鲫就要用搓饵,其他可搓可拉。具体方法你可以请教身边能钓到鱼的师傅,不了解你那里的鱼情环境不能乱说配方,免得误导你,欢迎追问!
问题八:钓鱼饵料搭配的比例呵呵,你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因为不知你是哪里的朋友,也不知你一般使用哪个品牌的饵料,另外饵料的配比四季皆不相同,同一个季节不同的水情、鱼情,饵料的配比也是有所变化的。
一般情况来说,在北方的情况下四季分明,饵料的香型可以按“春腥、夏淡、秋香、冬虫”这个方法来区分,饵料的配比当然也是按这个味型来的,饵料配比的时候,基础饵、香型饵根据对象鱼来区分,状态饵根据水情和鱼情来变化。建议钓友把问题简单话,另外说明自己所处的地方,所针对的鱼情、水情,然后再把自己喜欢用哪个品牌的饵料说明一下,然后才能给你提些相应的建议。
问题九:钓鱼饵料是怎样搭配的饵料搭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1、基础饵。在于留鱼,主要是颗粒,如超诱、油糠
2、对象鱼饵料。你钓什么鱼用什么样的饵,比如鲫鱼套餐就是鲫鱼对象饵,大草就是草鱼对象饵,这个可以在购买时咨询店家;
3、状态饵。主要是拉丝粉或者池上类的,在于调整饵料状态和轻重。
做到这三点基本能做到有的放矢。谢谢!希望能帮到您!
怎样钓鲢鳙
欲钓鲢鳙,则先要了解和熟悉其生理特点和习性,所谓知己知彼,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选择好钓点,配制出鲢鳙喜欢的饵料,选择适合钓鲢鳙的钓具和钓组,并掌握钓鲢鳙的各种有效钓法,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一、鲢鳙有何习性特点?(只说与垂钓有关的)
白鲢和花鲢统称为“鲢鳙”,白鲢(又叫跳鲢、鲢子),鳙鱼(又叫花鲢、胖头、大头),白鲢和花鲢虽然都是鲢鱼,但其生理习性特点既有共性也存在个体差异。鲢鳙属于虑食性鱼类,喜欢集群活动在深水区水体的中上层,具有河湖洄游习性,平时多生活在江湖、水库等较大的自然水域中,适宜水温18-30度,冬季潜入深水蛰伏越冬。这是它们的共性。区别是:白鲢性情较急躁,极易受惊跳跃,而花鲢性情较温和,行动迟缓。在食性上虽然都属于滤食性,但白鲢以水体中的植物藻为主要食物,而花鲢的食性与白鲢不同,它以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桡足类为主要食物,兼食多种浮游生物藻类。白鲢和花鲢对素食气味的喜爱虽然接近但也有区别,很多钓友都知道鲢鳙喜酸臭饵,但更详细的说,白鲢更喜欢酸、甜、臭的混合气味,而花鲢则更喜欢腥、香、臭的混合气味。喜臭是它们的共性,而白鲢喜酸甜,花鲢喜腥香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二、越是炎热越钓鲢,烈日当空好钓鳙
鲢鳙的适宜水温较高,因此钓鲢鳙主要是在晚春、夏季和初秋。就是在比较炎热的盛夏和初秋也要选择晴好的天气白天出钓收获才会更好,在一天当中,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是钓鲢鳙的最好时段。也有钓友喜欢夜钓鲢鳙,盛夏季节夜钓鲢鳙虽然也能钓,但与白天相比效果相差甚远。钓鲢鳙除了要选择晴好的天气之外,还要注意风向和风力,一般来说要选择三级以下微风或偏南风的天气,这样的天气一般气温较高,如果是三级以上的偏北风天气大多是比较凉爽的降温天气,这种降温天气比较适合钓鲫鱼、鲤鱼、草鱼等,而不适合钓鲢鳙。风力过大,在较开阔的自然水域水面会波浪层层,不仅不利于观察浮漂的微小动作,而且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很难在水的上层形成积存,不利于鲢鳙摄食。 每逢这种天气鲢鳙便不知去向,很难钓获。即便是垂钓时打窝,窝饵也很难在水体的中上层形成固定的窝区。
三、查看天气、风向,根据地势选位
选择一个理想的钓位是垂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钓鲢鳙的钓位选择首先要观察风向,要选顺风或偏风的钓位,尽量避开顶风的钓位。要根据水边地势选择背风处或回风湾等水面有藻类积存的地方;要选择风吹水面起浪与平静水面的交界处;要选择陡岸的深水处。如果是在有网箱养鱼的湖泊或水库,要选择网箱附近的下风处,或有生活废水排入口的附近都是鲢鳙的好钓位。
手竿钓和抛竿钓都是钓鲢鳙的好方法。但要钓大鲢鳙就必须使用抛竿。手竿钓鲢鳙可底钓也可钓离底、钓半水和钓浮,底钓一般只在春、秋气温较低时使用,夏季则多采用后三种钓法,钓浮是最为普遍的方法。钓组的使用因人而异,各有千秋。有使用双钩钓组的,也有使用单钩的,还有使用三钩以上组钩的。使用双钩立漂浮钓是最常见的手竿钓法。本人使用手竿钓鲢鳙时也是使用的双钩钓组,但与平时钓其它鱼时使用的双钩钓组略有区别。改动的方法是:将双钩脑线的长度分别缩短到上钩8厘米,下钩12厘米,在连接双钩的环上加一个筷头粗细,1.5厘米长的小托饵簧,再在每个钩上穿上绿豆大的一个小白色泡沫粒。垂钓时将饵料搓在饵簧上,入水之后饵料雾化散落,鲢鳙在吸食散落的饵料时,由于钩上有泡沫粒,增加了水的阻力极易随水流被吸入口中,且因为钩尖裸露,鱼再想吐出时已经无能为力了,出现的大多是黑漂,提竿即中鱼。出现顿漂、大送漂、连续点动、平移等漂相时也要及时提竿。
使用抛竿钓法的钓组,有使用“水怪”(吊篮)的,也有使用炸弹钩的。使用“水怪”的优点是装饵省事,操作简便,比较容易掌握,缺点是上鱼率较低,特别是在经常有人用“水怪”漂钓鲢鳙的水域上鱼率会更低。使用炸弹钩钓组的优点是饵料雾化好上鱼率较高,但缺点是装饵技巧性较强,对饵料的软硬和粘散度要求较高,比较难于掌握,需要有一定的饵料使用经验。本人使用抛竿钓时一般使用改装过的炸弹钩作为钓组。改装方法很简单:把原炸弹钩上的托饵簧向上移动约两厘米,然后固定好,使饵簧与钩的相对位置略有改变,以便使饵簧上装好饵后钩能垂落在饵团四周的下方,提高上鱼率。使用抛竿漂钓鲢鳙,最好使用4号陀螺型短尾立式浮漂,抛入水中后,只要钩上有饵,漂就会直立或斜立水中,钩上无饵则漂就会平躺水面,便于观察及时换饵,其性能远优于球型漂。
钓鲢鳙效果不错的饵料有很多,比如:龙王恨的鲢鳙饵(我比较喜欢用龙王恨的饵料)、钓鱼王的疯鲢鳙、老鬼的鲢鳙饵都是不错的饵料,为什么有的人用起来得心应手,而有的人用起来却效果很差呢?关键在于使用方法是否得当,使用细节是否做好。我在使用手竿钓鲢鳙时,饵料的使用方法是:先取一袋鲢鳙饵,加入少量白糖和臭豆腐,然后加水搅拌成稀粥状,再用料盆泼入水中钓点,这种打窝方法诱鱼很快。打好窝后再取一袋饵料,加入少量白糖、臭豆腐、白粉,搅拌均匀后加水迅速搅和成很软的饵团。不可搅和的时间太长、太狠,造成饵团装钩后死粘不雾化,手竿垂钓鲢鳙要使装钩饵团在5-10分钟内能全部雾化散落,以提高上鱼率。若使用抛竿垂钓鲢鳙,使用水怪时饵料要尽量软、散便于雾化从吊篮中不断溢出;使用炸弹钩时,在饵簧上装上饵料之后,把钩均匀的贴在饵团的四周,不要压的太深,轻轻贴上即可,以便抛投时钩与钩之间不相互缠绕或钩回头搭在主线上,饵团入水后钩又能很快的从饵团上脱落下垂在饵团四周的下方,饵团的粘散程度以入水30分钟左右能全部散落为宜(不可太粘,否则会成团整体脱钩)。
钓具,应选用4.5米或3.6米的三七调杆子,因为鲢鱼头一两下窜劲大、猛,硬竿容易断线,所以用软杆细线能牵制住鱼的发力。钓线应该选用主线1.2号,子线0.8号,新关东1号钩,可钓2公斤。的。新关东钩是直径子,适合刺鲢鱼,钩条细便于鱼吸入口;垂钓鲢鱼采取浮钓的办法,浮漂应选用竹脚硬尾浮钓漂.
诱饵,可用发酵后的豆腐渣(加入蜂蜜、臭腐乳、醋),准确抛洒,总量要大,每次可少些,持续3-5分钟。让饵徐徐入水,形成雾化立体窝子,饵为白、灰色。也可用发酵后的麸皮打窝,原则是成本低廉。在水库垂钓时应使用诱饵,以达到快速聚鱼的目的.小鱼塘可直接用钓饵搓饵打窝诱鱼垂钓。诱钓鲢鱼与诱钓鲫鱼相似,不同于诱钓鲤、草鱼,它是马上诱来马上就钓,讲究的是不断雾化,在雾化中钓,形成一种让鱼感到安全适宜的进食环境。而钓鲤、草鱼打窝后要等一段时间后鱼才能来,而且不能频繁地挥竿。因为鲤、草鱼性精猾,鲢鱼傻,只要不惊散鱼群,一般会连钓连上的。
钓饵,因为鲢鱼喜食散、酸、甜、香、腥的食物,配方要加入雪花粉、虾粉、白粉、蒜粉、拉丝粉等饵,为白、灰色,比重小。掌握饵的雾化。天元公司出品的鲢鳙就很不错。
钓饵的关键在其物理性状“散”,饵到点后雾化掉1/2左右, 20秒左右即化完,浮漂上升;钓点深或鱼密度小饵可粘些,保持在1分钟内化完。要注意抛竿频率和节奏略快些,才能有效诱鱼和留鱼。
调标,钓鲢鱼我的调标方法是根据饵的比重、大小,比重轻、钩和饵小,调8目左右即可,相反调漂至整个漂尾都露出水面,采取浮钓的方法。可采用上钩挂饵,下钩不挂或全挂饵,标调好了就开始诱鱼了。鲢鱼密度大的,10分钟左右鱼群即到。鲢鱼的鱼泡是密密麻麻的十几个黄豆大的白水泡连成一堆,因为鲢鱼属于水中上层鱼类,水线初定为1米(钓点水深在3米以内)。
钓棚,气压和水温是影响鲢鱼水层的两个主要因素。气压高时钓深些,气压低时钓浅些。从温度上讲,一般情况是:春秋季节钓深(水底附近),夏天中午背阴面、小雨阴天钓0.5-1米左右,傍晚钓0.5米以内,甚至更浅。但由于钓饵不断的雾化,鲢鱼就会追饵吞食,而改变其适温游动的深度。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当饵到达钓点后漂有较大幅度的左右摇晃,但不出现下搓的动作,多次提竿无鱼,有时能挂到鱼身,可以肯定,鱼在上层,应及时调浅钓棚,漂有下挫迹象但起竿无鱼的,说明鱼还在更深的水层,钓棚的调整要多试几次才可。
开钓,鲢鱼吃饵标的反应很小,有时只是三分之一目,这就需要钓手反应灵敏,当鱼游进钓饵时浮标出现轻微的摇晃或标尖的上下浮动,当漂出现有力的往下一搓三分之一目或半目、一目或更大时(鱼讯类似浮钓鲫鱼,黑漂多为鳙鱼所为),扬杆必中鱼,扬杆的时机要掌握在鱼正好把钓饵吸入口中的一刹那,这需要钓手的多年的经验。此时刺中鱼的上唇或下钩刺中鱼的下颚。当漂出现小动作上下浮动,实际是鱼正对着钩饵附近的雾化粉末在吸食,提竿有时也可挂住鱼唇或鳃、鳍。
溜鱼,当鱼上钩时不要急于把鱼弄上岸,要慢慢的溜鱼。先将鱼领出窝子,避免搅散窝中的鱼群。溜大鱼时,当鱼将要发力的时候,你先把力给它。就这样一给力,鱼反而使不出劲。要领就是鱼要力,你给力,鱼不要力,你就往后收杆,这就是运用了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的道理。最后大鲢鱼就乖乖的进入你的抄网中了。
实战技巧,一是抛竿要轻,由于钓饵比较散(比浮钓鲫鱼时的饵还要散、稀),所以抛竿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半路掉下,建议主线比竿略短15公分左右,也可不要炮台、不要压水动作。二是抛竿要准,打在一个点上,由于没有炮台参照,可参照对面地形物的倒影,实践证明,倒影里的浮漂更清晰。三是抓住第一口,一般情况饵在到点后鲢鱼就会吞钩,因此钓手反应要迅速,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四是及时转移阵地,垂钓鲢鱼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在连续上钩10条左右的鱼后,就无鱼上钩了(密度中等的池塘),尽管连续打窝,都是小鱼闹钩,说明此时鲢鱼群受到惊动逃散转移了,此时应当机立断,先站在高处观察鱼群动向,找安静适宜钓位重新开始,就又会出现连钩的景象。五是怎样克服小鱼闹钩。先了解本地混养塘库鲢鱼的密度、大小及小鱼密度情况,然后决定去向。如果在白条、大麦穗多的塘库,可适当加大饵的酸臭度和雾化度(稍加一点蒜粉,酸食可以排斥杂鱼),另外,当鲢鱼群到时,小鱼就会吓跑的。六是区别杂鱼闹钩。小一般杂鱼闹钩,标多上送动作,且幅度小有抖动的感觉。而鲢鳙动作沉稳,浮标钝感强。七是钓鲢鳙时起竿要迅速,要用寸劲,要有不中鱼则钩不出水的本领。鲢鳙鱼唇较薄嫩,不用寸劲容易拉豁了。因此也一定要用抄网抄。八是手竿台钓鲢鳙,采用浮钓方法(从一漂深到水底附近),一般夏钓一漂深,夏钓时要用轻比重鱼饵配合轻比重的诱饵;春秋底浮钓,钓饵黏度可大一些。夏钓时诱饵沉底后可引来鲤鱼等, 钓一阵鲢鱼后,在钓饵中适当加些豆渣、918等,改为钓底,立即有大鲤上钩。
台钓鲢鱼用的是浮钓大鲫鱼的装备和技术,手竿浮钓鲢鱼较海竿浮钓鲢鱼的上钩频率大的多,又由于鲢鱼个体大,如果一天有几次象钓鲫鱼那样连钩的景象,那么钓获量是非常可观的。
补充:台钓鲢鱼一般采用浮钓技术,即钩饵不落底,而多数人总脱离不了底钓的习惯,浮钓关键又要寻找钓棚深度,当鱼群到来时,要多试几次才能找到这个深度,而且由于早晚时间\水温\气压等变化而变化.
选用新关东钩或无倒刺4-5号挪威钩,是直径子,钩条比钓鲫鱼的粗,多数人认为鲢鱼嘴大习惯用大钩,(兼有挂鱼的目的)是不对的,用小钩钩轻这是吸入的关键,中鱼全部在上唇,文明钓法.
饵料要散\要散,比重要轻\要轻,这一点必须掌握.
我认为钓鱼时人为干扰最大,钓位近\说话\走动等等.在钓鲢鱼时更得注意,因为他们在半水.所以要选择无人区.
平时我们会发现鲢鱼群在水中间,无论你再诱总是无动于终,这说明气压低,鱼不活跃,因此还要注意气压变化.
鱼饵配比:我最先用的是吕钓王的,配方一是雪花粉400克+虾粉30克+白粉30克+丸九1号40克(蒜香)或蒜粉10克+酸甜食(自制的,可以不要)+蛋白拉丝粉30克(根据实际增减),饵为白、灰色,比重小。配方二是东峻鲫100克+薯粉50克+草莓香精10克+白粉20克,饵为粉白色,比重中。配方三鱼吃饲料的塘子,鱼饲料加蒜粉适当,看鱼口加大饵的腥度。掌握饵的雾化。配方四天元公司出品的鲢鳙。
认识鲢、鳙鲢鱼:俗称白鲢,银灰色。鳙鱼:俗称花鲢、胖头,背黑且有不规则黑斑,头大。鲢鳙均喜氧、好跳跃、好集群(但混合集群不多)。性情较为温和,栖息于水的中上层,怕惊扰。除浮游植物外,各种藻类、酸臭的饵料都喜食。
鲢、鳙的摄食特点鲢鱼的摄食动作敏捷、轻微,一般是原地不动边吸边吐。鳙鱼的摄食动作较稳重,一般是先将食吃到嘴中,原地慢慢吞咽。
鲢、鳙吃食时的标相一般鲢、鳙摄食轻微、反复,很少拖标、黑标和大送标。鲢鱼的标相:浮标快速、轻微的上下抖动,或是浮标下沉一点点,又快速回到原位,反复多次。鳙鱼的标相:浮标突然的上升(或下沉)半目左右并保持不动(或轻微晃动)。
钓鲢、鳙的配备及方法钓鲢鱼、鳙鱼最好选用较硬的杆子,钩、线、标要粗大一些(如6~8号钩、主线3号子线1.5号、大浮力鲤标)。原因是鲢鳙中钩后冲劲十足,但持续性不好,没有后劲儿,稳住3~4个回合之后,就会轻松捕获。钓鲢、鳙多采用大浮力标半水浮钓,也可以底钓(最好是调顿钓灵——至少有一钩擦底或悬离)。也可用海竿“飞钩”浮钓(或底钓)。
关于怎样加大鲢鳙饵料比重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