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疯狂钓鱼人! 一个不同的钓鱼乐趣分享和钓鱼技巧学习网站!

疯狂钓鱼人

冬钓拉饵好还是蚯蚓好

发布时间:2024-11-23 作者:江湖钓客阅读量: 80 次
冬天钓鱼用蚯蚓还是饵料1、冬季钓鱼用比较传统的蚯蚓比较合适。(来源网络,侵删)2、味道清淡偏腥,接近自然钓到的鱼也偏大。秋冬季大鲫鱼正是生理发育所需,它们为了过...

冬天钓鱼用蚯蚓还是饵料

1、冬季钓鱼用比较传统的蚯蚓比较合适。

冬钓拉饵好还是蚯蚓好
(来源网络,侵删)

2、味道清淡偏腥,接近自然钓到的鱼也偏大。秋冬季大鲫鱼正是生理发育所需,它们为了过冬季,要大量的摄取食物来获得能脂肪,要不断的补充营养。

3、冬季钓鱼用比较传统的蚯蚓或红虫作为饵料。这时我们可以用酒米、湿麦等颗粒诱饵做窝。注意荤饵适合在清水、瘦水中用,用上红蚯蚓、面包虫、米蛀虫等饵料,效果都很不错,鱼的吃钩率很高。混合饵适合在肥水中用,用上饭米粒、面粉合成钓饵效果就很好了。

4、冬季钓鱼,蚯蚓不要选太粗的,要选颜色红润、外表光滑、轻碰就翻滚着的有活力的那种。用有倒刺的鱼钩,以避免蚯蚓挣扎而脱落。如果鱼较小,用细一点的蚯蚓,或者把蚯蚓分成几段顺穿到钩上;鱼较大时,可以从中段横穿整条蚯蚓。

5、另外,还可以用一瓶水和一罐能诱鱼的干粉饵,挂上蚯蚓后把它反复在水和干粉中沾涮,把其弄成弹球一样大,再投入钓点。这样粉饵在水底雾化后,四周会形成较集中的窝子。

6、冬天,大红虫的垂钓效果好于蚯蚓,是首选。其体长1~2厘米,粗细跟火柴捧差不多,分公、母两种。公虫体大、皮厚、头部黑亮、体色暗红,皮厚穿钩易,入水后十分红亮,是首选。母虫体细绵软皮薄,不太好用。小红虫主要用来打窝。也可以把小红虫掺到商品饵或腥香的拉饵里面作钓饵用。

蛆虫钩鱼比蚯蚓那个好

蛆虫钩鱼比蚯蚓那个好?

个人感觉是前者好,理由如下:

肉蛆也叫蛆芽,是多种鱼类爱吃的天然钓饵。肉蛆周身洁白醒目,含蛋白高,味道鲜美醇香。将蛆装钩后,只要蛆体不破,可连续钓数条鱼不必换饵。上鱼量大于蚯蚓,我和周围钓友用肉蛆钓鱼,年年受益不浅,视蛆芽为上好饵料。

获得饵蛆的最好方法是自己培养,可在茶盘或小木箱内盛装少量锯末,将鱼头或坏肉置于背阴无风处,过4~5天即得成蛆。这时将蛆一个个挑出来,装入盛有锯末(红松锯末最好)的罐头瓶内,放养两天。蛆在里面日夜不停的辗转翻滚,不仅擦净了身体,锻炼了面板,而且吐净了脏水。这样培养出来的蛆,身上洁白,面板牢,肉质厚,腹中空空,装钩,鱼咬都不易破皮,非常好用。

培养肉蛆要注意防止成蛆变蛹,盛夏,蝇卵只需3~4天就孵化成蛆,之后很快变蛹,再过3~6天就变成苍蝇,防止成蛆变蛹的简便方法:一是往瓶内撒入少量精盐,这样可继续存放半个月至一个月饵不变蛹。在秋天培养肉蛆,采用这种方法储存,可存活一冬而不变蛹。次年春季可作钓饵。二是喂养到中等大小时,转移到生猪油瓶或盒内,放在4摄氏度左右的室内可以越冬,不致成蛹,更不会羽化成蝇。从秋末冬初可储存到隆冬暮春时节的寒冷天气钓鲤鱼鲫鱼使用。三是将快要老熟的蛆虫烫死或蒸死,晾干面板水汽后,装到瓶内用白糖拌和,可保鲜三周,四是将蛆晒乾,到钓鱼前的一个小时浸泡膨胀后装钩。五是将活蛆禁于注射用生理盐水中,可保鲜一周。

用蛆饵,很多人不会穿钩。不是穿不上去,就是穿破肚腹,不卫生。蛆身成了一层皮的空壳,也不受鱼儿欢迎,所以用蛆做饵垂钓。钩条一定要细,钩尖要锋利,在这里告诉你一个穿钩窍门:肉蛆有一头是尖头,另一头是圆头,穿钩的时候从圆头这边穿,这是***,找准那个眼刺进去,从尖头的黑点处(嘴)扎出来,这样不会跑浆。蛆穿到钩上肉滚滚的很饱满,还有一种横穿法,从尾部倒数第三道圈横刺穿过,使蛆尾挂在钩弯处,头朝下仍能扭曲活动,虽然钩尖外露,但却无妨,因为抛钩入水后,鱼钩带着蛆体在水中翻滚动荡,鱼只注视白色扭动的蛆身,看不清细微的钩尖。如钓静水,穿法同上,只是用大钩穿蛆三条,其中两条挂在钩弯处,一条挂在钩倒刺部位,钩尖微露,达到若隐若现的效果,用小钩穿蛆两条(钩弯部与倒刺处各一条)。穿时,只要不超越尾部第三道圈,就既不会造成浆液渗出,也能保住蛆的活力,使其尾部挂在钩上,头朝下仍能扭动,定能招引鱼儿游来争夺抢食。

1、喜温:15℃-25℃为最佳温度,为了创造最佳温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夏季盖稻草,多洒水降温,0℃-5℃冬眠,0℃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北京地区10月25日扣棚,盖塑料布,第二年4月10日揭掉,这样蚯蚓生长到12月20日,以后至第二年2月10日,基本上处于休眠,从2月气,防止因温度过高,蚯蚓逃亡,注意及时揭开10日以后,逐渐转入最佳温度,这时要特别注意高温天塑料布。这时最辛苦,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早晚及时盖好,并要及时浇水保溼,这样从3月到6月10日是蚯蚓生长的春季产卵高峰期,高温期,要防暑降温,最好每天浇一次水,8月206月10日至8月20日是夏季日以后至逐渐进入休眠。9月末,是蚯蚓第二次产卵高峰期。

2、喜溼、怕干: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指缝滴水为准),所以要求养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这样每天或隔1-2天,必须浇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浇透和下层料接上,浇水时间为冬季中午浇,夏季晚上浇,春秋季节可白天浇。

3、喜暗、怕光:蚯蚓昼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见活动觅食,养殖床要盖稻草,保持溼润、遮光。

4、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有利蚯蚓生长,我们多年经验是投料前将床翻支一遍(大约20公分厚)增加透气。这一点很重要,多年来,我们发现床土底层,蚯蚓数量很少,但饵料还是有的,主要就是缺少空气,这样对蚯蚓生长不利。

1、养殖品种:赤子爱胜蚓,从日本引入的"大平二号"特点是繁殖率高,年增殖200倍以上,定居性好,耐热抗寒,适于一年四季生产,蚓体、蚓粪产量高。

2、养殖方式:建场十年,我们一直坚持露天堆肥养殖,我认为,此法低成本,是大规模生产蚯蚓产品的最佳方法,不须任何投资装置,利用一切空闲地,只要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溼,就可养殖。我们从几平方米开始饲养,一直到现在,二百多亩地扩繁都用此法,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溼,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1、产茧量:大平二号蚯蚓每条年产茧在56-58个之间,其中春季占40%,夏季25%,秋季 27%,冬季8%。

2、孵化率:一个蚓茧平均孵出幼蚓5-8条,最多12条,但是发育完全的幼蚓一般只有3-4条。不同温度孵化所需时间,孵化率不同。

温度溼度% 15 20 25 30 30 50 70 90

孵化率(%) 89.3 95.6 80 57 11.7 84.6 89 38

3、生长期:期幼蚓体重增加缓慢,进入毓期后,增长也缓慢,只有在性成熟期前后一个月内,蚯蚓生长最快。此时采取可获取高产。另外,蚯蚓生长速度与饵料状态有密切关系。尽管饵料相同,由于其碎细度不同,幼蚓的生长速度可相差1.5倍,所以要保持饵料碎细状态,避免饵料有大小团块(如出现团块,可用水浇溼捣碎),保证蚯蚓快速生长。

4、养殖密度:种蚯蚓数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以内,生产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万条),前期幼蚓3万条/平方米,后期下降到2万条。

5、产量: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0公斤/年,一般在6-8公斤,(因北方每年生产期只有8-10个月)饵料每消耗25-30公斤,可产1公斤鲜蚓,并可获得70%蚓粪,我们多年经验是5方牛粪产一吨蚓粪,鲜蚓50公斤

1、饵料的投喂:及时喂给蚯蚓充足的饵料,是保证蚯蚓快速生长的重要措施。将饵料采用堆块上投法,厚度为10厘米,不要将床面盖满,不求平整,以便分离蚯蚓。

2、蚯蚓养殖温度:最佳温度在15-25℃。冬季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厘米,饵料上盖稻草,再加塑料布,保温、保溼,夏季力争每天浇一次水降温。分期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上料前先翻床,每次给料厚度为1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适时采收:夏季每月采收一次,春、秋季节每1.5月采收一次,采收后及时补料。轮换更新:种蚓要每年更新一次,养殖床每年换一次,以保蚓群的旺盛,防止蚯蚓因自然发展而造成种群衰退

3、饵料:最好是牛粪、猪粪、马粪、羊粪、兔粪,猪、羊、兔粪加秸杆、稻草。

五、蚯蚓的采收最佳方法是自然光照采集法。在养殖床发现蚯蚓,密度达到2-3万条/平方米,80%个体达到0.3克以上,是最佳采收时间。采收时,提取前24小时前浇足水,不可过干过溼,然后将养殖床上面10厘米饵料的70%集中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逐层扒开,将饵料扒净, 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

通常说的蚯蚓一般指陆生蚯蚓。蚯蚓是黄鳝整个生命过程中非常喜食的饵料。适宜养殖的种类有赤子爱胜蚓、日本大平二号、红色爱胜蚓及威廉环毛蚓等。蚯蚓的粗蛋白质含量为61%左右,粗脂肪为10.1%,氨基酸总和为57.6%,其中10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占27.4%,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生物活性物质。蚓粪中还含有粗蛋白10%和消化酶等物质,都可作为配合饲料源。环毛蚓个体虽比前3种要大,但繁殖力较差,群体增长速度较慢。

1.蚯蚓的主要习性蚯蚓喜阴暗潮溼、空气流通、氧气充足的环境,它怕强光、干燥和高温缺氧。要求空气溼度60%以上,生存温度范围5~30℃,生长适温20~25℃,5℃以下休眠。食性很杂,腐物有机质都可利用。也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蚓茧的不同形状是分类的特征。一般3~6个月性成熟,3个月繁殖1次,一年可产卵3~4次,每次产蚓茧2~3个。陆生蚯蚓的生长速度很快,尤其是性成熟前的蚯蚓,差不多每10天体重增长1倍,其寿命有短有长,短则200多天,长则达10年。

(1)培养环境在背阴荫凉处的庭院空地或禽畜窝附近挖坑(池),也可利用原有农家肥坑等改建。坑(池)长方形(长宽比3~5:1),2~4平方米,深40厘米。坑(池)底与坑(池)壁用三合土捶紧夯实,然后再用水泥抹面,若用砖石块砌牢更好。坑(池)底向出水的一端倾斜,留通气孔,坑(池)头挖一个低于坑底的渗水坑,排水积肥两用。坑(池)内加腐熟的细土、鱼池污泥、木屑、生活垃圾、瓜菜、青秆渣叶以及禽畜粪等混合物,堆沤1周后,温度不再升高时撒开,在上面铺20厘米左右的培养土。

(2)引种培养坑(池)内的腐熟有机质和培养土准备好后,即可向土内投放蚓种或蚓茧,一般每立方米培养土内可放蚓种1~3条或蚓茧1个。

(3)管理在高密度养殖中,蚯蚓群体增长速度加快时,要定时补充培养料。 所有培养料一定要经过预先堆沤,否则,在坑内发酵升温会引起蚯蚓大量逃逸和死亡。为了避光,培养坑(池)边应栽树、搭棚或种高秆绿肥;为了保证溼度,向坑(池)内适当洒水,盛夏时坑(池)上盖稻草帘防晒降温;为了通气,除在坑(池)四周留通气孔外,还可用蔑蒌插在培养土中间通气。

(4)采收引种入坑(池)1个月后,如培养土大部分粪化就可除粪换土和采收蚯蚓了。采取方法主要利用陆生蚯蚓避光、高温、震动以及趋食的特性设计。①上层驱赶法:选择干燥晴天,用耙在培养土层由上而下地耙动驱赶,蚯蚓在机械震动与强烈阳光照射下,纷纷逃到最下层去,这时一面用刮板刮去上层粪化的培养上,越刮越少,就可采收下层的蚯蚓了。②引诱法:一种是将新配的营养料(加入带甜味的烂水果、香蕉皮等物质)与等量的细土拌和,均匀地铺成15~25厘米厚,长方形,把粪化土堆铺在上面,过24~28小时后,蚯蚓钻入新配的培养土中,移出粪化土,再用上述驱赶分离法采收蚯蚓。另一种是把新配的培养料与细土拌和后堆在坑中两侧,坑中原粪化土等堆积于中间成长条,经48小时后,大部分蚯蚓就钻到两侧的新培养土中,再用驱赶法分离蚯蚓。③孵化:原来的培养土、粪化土因其中还留有蚓茧,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把蚓茧分离出来孵化。分离的方法是先风干至含水40%,然后用孔径2~4毫米的筛子筛出蚓粪,留下蚓茧的培养土,洒水,使土含水60%,倒入培养坑孵化,约1个月孵出幼蚓。一、蝇蛆养殖的必备条件

自然条件:温度是蝇蛆养殖的必备条件之一。25℃以下,蝇就停止繁殖或进入冬眠状态,不食不动。塑料棚也只能是季节性养殖,深秋、严冬、初春温度大不到要求,此时棚内养殖是徒劳的。

蝇蛆饲料:蝇蛆生产性养殖的饲料必须是廉价的废弃物,最好是养鸡专业户自产的鸡粪。按3斤鸡粪出1斤蛆计算,生产性养殖所需饲料是很多的。如购买酱油渣]豆腐渣或其它废弃物,则成本太高,结果往往得不偿失。

自消能力:生产性养殖蝇蛆产品要有自消能力。目前蝇蛆产品的收购部门不多,还没有多少蝇蛆、蛹壳的深加工单位, 进行蝇蛆生产性养殖必须自家是禽、鱼养殖专业户,能做到自产自消,用来降低禽、鱼的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蝇蛆养殖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碍卫生的, 在选择养殖地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远离住宅区:鸡粪或其它废弃物再院内堆积,成蝇入室叮爬,影响人体健康。注意常年风向:要注意当地的常年主导风向,将蝇蛆养殖场设在鸡场的下风侧,以免臭味漂入饲养室和几社,影响饲养员和鸡群的健康成长。远离水源:蝇蛆养殖场必须远离自备水源和公共水源地,以免污水渗入地下,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鸡群用水。废弃物堆放场:蝇蛆生产性养殖场所,必须有专用场地,供鸡粪和蝇蛆养殖废弃物堆放,以防造成环境污染。

保温室、棚的面积以每产1公斤蝇蛆按1平方米计算。室、棚过大不利于保温,过小不能保证产量。这是蝇蛆养殖的一大难题,它涉及投资问题。资金允许可构筑防寒保温室,进行常年性养殖;资金不足可搞大棚式季节性养殖。简易的室外养殖受气温和雨水影响,南方养殖时间较长,北方较短,这种方式养殖既不能保证产量,又有碍环境卫生,不宜提倡。生产性养殖的棚室构筑要注意以下几点:

防寒保温:为确保棚室内温度在25℃以上,室墙要有一定厚度,门窗要严密,室内要有取暖和调温设施。塑料棚暑季温度过高,严寒季节又难以达到25℃,故不适宜养殖。

防雨避晒:棚内养殖要注意防雨,以免破坏蝇蛆养殖环境。盛夏季节还要注意避免阳光暴晒,防止蝇蛆饲料干硬致使蛆虫死亡。

室、棚的具体结构、规模、形状可因地制宜,不必强行一致,适用即可。

蝇蛆生产性养殖管理大体可分为诱蝇产卵和蛆的成长这两部分。

雌蝇处于安全孵化的本能,产卵时多在富有营养物的避静处或有遮挡的地方进行,掌握雌蝇的这一习性,可用塑料方盘、罐头瓶等容器,内放营养物质(肉骨头、残汤渣、鱼内脏、西瓜皮、麦麸皮、糖液等废弃物),放在避静处诱蝇产卵,待卵孵化成蛆虫时,可移入鸡粪中让其成长。

蝇蛆成长过程中的饲养管理,要掌握蛆成熟后不再饲用饲料,开始向外爬行入土进行蛹化这一习性,及时蒐集或捞取蝇蛆。

蝇蛆饲养可分为乾式和溼式两种。乾式饲养是:把鸡粪铺在塑料布上或水泥地面上,宽80厘米,高10—15厘米,长度不限。把蝇卵或孵化的幼蛆移上后,撒水保持一定溼度,卵或幼蛆即可进行孵化成长。溼式饲养是:室、棚内修筑深30厘米、宽60-80厘米长度不限的不渗漏的水池,池中放水,将鸡粪投入搅拌成稠浆状,移入蝇卵,即可孵化成蛆而成长。不论乾式或溼式饲养,蝇蛆成长时,要及时清理蛆粪,定期更换新鸡粪,以提高产量。

在平常垂钓中装蚯蚓的基本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种:

1.装整条蚯蚓。有两种装法:①从头部刺入,裹住钩体,多余部分挂在钩尖之外;②在距头部约10毫米处刺入至穿,再间隔10毫米刺穿,蚓尾部分挂于钩上。

2.去头装尾端。从蚓环以下按需要长短掐断,一般以两倍钩体长为宜,再从断面穿入,多余部分挂于钩尖外,尾端不停地蠕动。

3.掐段使用。每段略长于钩体,第一截钩尖从头部刺入,以不露钩尖为度,其余从断面穿入,蚓尾挂在钩尖之外。以尾部一截效果最佳。

我是在中国钓具之都博览城网上看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虫比蚯蚓效果要好,红虫拉饵挂到钩上后状态好,适口性也强。

红虫,用虫最好了,而且冬天卖的也比较多,这是浓腥的,还是荤饵,鲫鱼特别喜欢,任何饵料都干不过红虫,要想效果最好,应该在红虫里加些甜香味型的小药比较好,可以试试一品源的王者之诱跟黑坑威武两种小药搭配加进去,我们这边就这用的,效果不错,尽量用拉饵,不要把虫拉的太死,否则影响鲫鱼吃口

蚯蚓好用,不过容易被小鱼啃光。蜜虫虽然在水下活性不如蚯蚓,但是主攻大鱼

野外的,因为在野外蚯蚓必须到处钻才能吃到食物,比较健康所以在水中更爱动,更容易使鱼上钩

钓鱼用蚯蚓好还是饵料好

钓鱼是一件特别陶冶情操的事情,人们不都常说,想要养成一个比较良好的心理习性,那么我们就要做一些有意义又能陶冶情操的事情,那么钓鱼就很不错。一般很多男士比较喜欢钓鱼,感觉钓鱼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关于钓鱼你了解多少呢,不妨我们先说一下钓鱼用的鱼料吧。到底是蚯蚓做诱饵好还是饵料好呢?根据多方面的查询和了解,希望我的钓鱼知识普及,能够给你提供指导与帮助,让你收获颇丰。

1、看季节和鱼的食性,尤其在冬天天气冷的时候,鱼对动物蛋白的需求量大,这个时候用打窝和钓蚯蚓的方式是个不错选择。本来天气就冷,且鱼又对饵料不怎么感冒,就对虫饵如蚯蚓情有独钟,这个时候就只能使用蚯蚓钓。

2、饵料钓鱼其实优势很多,除了可以诱钓结合外,还有就是在使用饵料钓鱼的过程中,可以让我们逐步对饵料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3、还有就是如果是野钓,自然是使用自然的饵料比较好一些。

1、鲤鱼对天然谷物的香甜味道有特别的偏好,越是大鲤鱼越是如此,所以,野钓鲤鱼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用天然谷物制作的香甜饵料,肯定会有收获。

2、野钓草鱼的时候是用草钓的多,还是用玉米或者自制的饵料钓的多。还有就是这些谷类的嫩芽,还有就是蚂蚱,蟋蟀等昆虫。

对于钓鱼的人而言,蚯蚓作诱饵好还是饵料好,这个需要结合方方面面,毕竟人家不都说,天时地利人和嘛,钓鱼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如果你想要收获颇丰,那么选对诱饵特别的重要。如果你是钓鱼小白,那么不妨就先简单了解一些钓鱼的基础知识吧。

冬季钓鱼用拉饵还是红虫蚯蚓

1、冬季钓鱼拉饵还是红虫蚯蚓都可以使用,红虫和蚯蚓是比较方便并且是不需要制作的饵料,并且腥味也比较重,在冬季钓鱼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2、蚯蚓、红虫的用法很多,比如蚯蚓膏、蚯蚓干、蚯蚓粉、红虫粉、红虫浆等,但是直接用蚯蚓以及红虫的效果就非常好。

3、挂钩的之后最好是保持饵料的鲜活性,这样可以动态诱鱼,还可以在上面沾上一些丁香油,可以增强饵料在水中的穿透力。

4、红虫也可以制作搓拉饵,直接在搓拉饵中掺入1/5左右的活红虫,再加水搅拌将料和好,钓搓饵或者是拉饵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这种饵料续窝、诱鱼能力强,很容易吸引大鱼上钩。

5、还有一种方法是把红虫切碎拌入饵料、将红虫干粉加入饵料、将红虫铺在拉饵盘上再用大饵团压住钩后拉出等。

6、拉饵的饵料松软、适口性、雾化性好,入水之后雾化效果非常好,饵料的物理状态不易受到反复搓揉的破坏,在流水中也比较适用。

7、钓鱼的时候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饵料的味型,一般冬季的时候气温是非常低的,这时候使用一般的素饵已经不能吸引鱼上钩了,最好是使用腥味重一些的饵料,蚯蚓和红虫本身就是有自然的腥味,加上在水中的颜色十分醒目,所以诱鱼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8、冬季钓鱼还可以在基础饵料里面加上一些重腥味的商品饵或者是虾粉,用蚯蚓钓鱼的时候可以在上面沾上一点丁香油,这样可以很好的吸引鱼咬钩,聚鱼快,避免在气温低的时候还要等鱼咬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