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钓黑鲷用什么饵料
春季钓黑鲷用什么鱼饵最好
1、春季是钓黑鲷的最佳时间,每年的3月初至5月中旬,是海钓的良机,在这期间,海边的黑鲷也非常的好钓。黑鲷为浅海底栖鱼类,黑鲷是海钓时最常见的鱼类,也是海钓的入门鱼类,主要在沿岸多岩礁的海域活动和觅食。那么,春季钓黑鲷用什么鱼饵最好?下面,我们来讲下春季钓黑鲷的鱼饵排名。

2、一、南极虾。南极虾又名南极磷虾,是一种生活在南极洲水域的浮游甲壳动物。大多数钓友都用过南极虾粉鱼饵,原料就是南极磷虾,非常知名。南极虾是非常优质的鱼饲料的原料,也是非常好用的海钓鱼饵,就是比较贵,如果不计成本的话,就用南极虾钓黑鲷,搭配虾砖或者虾粉打窝,效果非常好。
3、二、本地虾。如果考虑垂钓成本,可以使用本地虾来代替南极虾。如果本地虾的是壳很硬,那就把壳去掉,用虾仁做钓饵来挂钩。窝料可以用虾砖,或者把本地虾剁碎,再加一些虾粉,混合使用,钓黑鲷的效果也不错。
4、三、牡蛎。牡蛎又名海蛎子,很多人以为牡蛎就是生蚝,其实不然。牡蛎的种类有三十多种,生蚝只是牡蛎中较为优质的一种。在海钓时,牡蛎既可以做钓饵,又可以做窝料。做钓饵时,扯开一半的牡蛎肉,将鱼钩挂在牡蛎肉中间,挂牢即可。如果需要逗钓,可以将钩挂在牡蛎肉的柱子上。用牡蛎做窝料时,先购买一些牡蛎,然后将这些牡蛎捣碎,直接做成窝料。
5、四、沙蚕。沙蚕俗称俗称海虫、海蛆、海蜈蚣、海蚂蝗,是一种常见的海底无脊椎生物。沙蚕是主流的海钓动物性钓饵之一,在我国海滨广泛养殖沙蚕,作为商品饵供应垂钓者。春季时钓黑鲷,用沙蚕挂钩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6、五、虾砖。海钓的窝料一般还以虾砖为主,虾砖是钓黑鲷的常用窝料,把虾砖解冻化开,然后揉成团,用来打窝,窝料里可以添加少量的鱼可因,鱼可因是钓海水鱼专用的诱鱼剂,在海水中的气味传播速度非常快,穿透力非常强,具有海鱼十分喜爱的腥香气味,含有海鱼的摄食信息素,在垂钓海鱼时,能够大幅提高鱼饵在海水中的集鱼能力。
春季垂钓黑鲷的时段有哪些
黑鲷也可以叫做黑棘鲷,是十分常见的海鱼,大家知道怎样钓黑鲷吗?可以在哪些时段钓到大家知道吗?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
春季垂钓黑鲷时段一:气象条件好的日子
大家知道所谓的气象条件好的日子,是什么时间吗?其实气象条件好的日子就是指气压较高且稳定、日间光照充足、少风无雨的时日。气压是一个基本条件;而在春季,浅海水温处于上升期,较强的日间光照是一种正常状态;至于少风无雨,则主要是针对海钓者休闲舒适度而言的。
我们这里所提到的气象条件,首先要让我们的物件鱼也就是黑鲷感觉到很舒适,繁殖期中的黑鲷需要从较凉的深水中游向水温相对高些的浅层活动,没有风浪和激流,较高的气压可以保证浅层水域有更多的融解氧,这正是黑鲷繁殖活动所需要的。
在这样的天气出钓,钓者也会感觉神清气爽——海钓本来就是一项休闲活动,讲究心理体验,感觉好才是硬道理。所以理论起来,春季应该把气象条件好的日子作为一个出钓黑鲷的好时机,加以把握。
介绍了蓬莱今春黑鲷钓况。4月中旬到6月中旬是岸矶钓黑鲷的主要时段,但黄金时段却是5月初那一周左右。这里面的原因,我想可能是4月初的近岸水温刚刚达到黑鲷开口觅食的临界点,觅食强度不大,到了5月初才达到更适合它们活动的水温,加之一冬少有觅食,繁殖活动也需要保持体能,这个时段才表现得咬钩强度较大。
可惜只是揣摩,并未在各个时段实测过沿岸水温,所以无法印证,在这里说出来仅供钓友们参考。到了5月中下旬,咬钓趋于稀少,可能与水温持续升高***超过黑鲷最佳进食温度***、体内已储存足够养份、生殖活动接近尾声、部分黑鲷完成生殖活动游回深海等等因素有关。究竟是什么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 要想春季取得好的黑鲷钓绩,抓住5月初那个黄金时段,要紧要紧!
春季垂钓黑鲷时段三:早晨与老昏
乍一看到“老昏”这个词,读者可能以为我写错了,其实不是。因为不知道该用哪个词汇表达我想说的意思,无奈之下,才“生造”了这个词。春天适于钓黑鲷的所谓“昏”,并不是指太阳落山时天色晦暗的黄昏,而是指天完全黑下来以后的一个时间段。
在阳历5月,正常情况下19时许太阳落山,但是凭经验和感觉,黑鲷咬钩最密集的时段却是在20:30-21:30。那时,天色完全黑下来已经有了一段时间,既然是跟在黄昏之后,又隔一段时间,那就先叫它“老昏”吧。
现在回头来说为什么晨昏是钓获黑鲷的大好时机。
大家知道,晨昏宜钓黑鲷是一则铁律。但许多人对其中的原因不甚了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实黑鲷晨昏觅食强度大完全是由它的食性决定的。
我们先从“老昏”开始。许多资料对黑鲷食性的描述常不一致,有说是杂食性的,也有说是肉食性的。我认为,从总体倾向上把握黑鲷食性才更科学,更有现实意义,也更利于对海钓实践的指导。在黑鲷亲鱼期,个体生长对营养成份的需求、群体索饵环境的竞争性、饵食存量大减、秋风和降温使近岸水域含氧量大增、亲鱼期习性的可塑性,等等,都有利于增加黑鲷觅食的强度和广度。
黑鲷作为肉食性鱼类还有一个确凿证据:眼中具有更多的圆柱细胞。研究表明,海洋生物眼中担负感光功能的细胞有两种:一种叫圆锥细胞,感光度弱;另一种叫圆柱细胞,感光度强。一般说来,肉食性生物眼中圆锥细胞较多,且含量越大其掠食性越强。
在天色由明转暗的过程中,杂食性生物对黑暗难以适应,反应能力下降,行为变得迟钝,有些懵懂,而此时肉食性生物视觉并未有太多降低。这种视觉能力的反差,决定了黄昏及其稍后一个时段海中出现生物搏杀的集中现象,形成一天中两个黄金钓时之一。黑鲷族群在这个时段摄食强度有明显提高的迹象,因此也证明了它们的肉食性。
再来看清晨。也是同样的道理,早晨天色由暗转明,杂食性生物视力提高***黄昏适应期过后,夜间还是具有一定视力的***,开始频繁活动,肉食性生物此时更易见到它们的踪迹,因此形成一天当中又一个觅食的大好时机。
清明前选1-1.5米深的浅水处做钓点,因为此时深水处水温还较低,鱼儿多喜欢在水温较高的浅水处活动;清明后可在水深2-3米处放钩,因为此时梢深的水域也已是鱼儿喜爱栖息的地方,当然还应根据当时的天气来决定。
钓点的选择对春季垂钓特别重要。在地势上,宜选沿岸较弯曲的回水处,是鱼儿最爱栖息、洄游、逗留觅食之处。
水草也并非越多越好,密度过大处阳光被水草遮挡,水面阴暗。光秃无草的岸边也不是鱼儿喜欢栖息之处,它喜爱有适度光亮但又没有强光直射之处。所以春末气温已相当高时,背阴的地方就容易钓的多。行家们有句经验之谈,叫做“先阳后阴,先浅后深”。意思是说:初春时应选阳光较充足的浅水处垂钓,而春末夏初时,则应选背阴的较深水域下钩。
春季钓鱼选择钓点时还应照顾到风向问题。在初春阶段,迎风处很难钓到鱼,而到了春末以后,在风和日暖的时候,迎著微风的水面可能被吹成密层层的细浪,风还会把浮漂的饵料吹移到岸边来,这就会引来很多的鱼觅食。 这个时段迎风的水域尤其是有活水流入的水口,是极为理想的下钩处。
春季在池塘、湖泊或小河江钓鱼,落钩点离岸的远近也应根据时段有所改变:初春时气温较低,宜将鱼钩落在离岸较近的水域。而春末时节及此后一段时间内气温较高,就应将鱼钩甩放的离岸远的水域中,因为此时鱼儿喜欢在较深的水层中活动。
应根据气温的变化而决定下钩的深浅和垂钓的时间,如上午9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气温相对较低,下钩点应选在离岸较劲的水域;上午9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气温较高,则应改在离岸稍远些的水域去钓。以上只是指有阳光的日子,如果在没有太阳的阴雨天,就都应在靠岸较近处下钩。
春钓使用的钓具,一般采用较软的手竿,长度以5-6米为好,钓线不宜太粗,可用细些的,鱼钩也不易太大,可用小些的。浮漂宜用木质的或塑料的轻浮漂。
至于饵料的选择,最好有蚱蜢、骷髅等昆虫,如不易捉到,则用红虫、蚯蚓、精猪肉也很不错, 应以荤饵为主,也可带些有香味的粮食。看过的人会看:
夏季怎样钓黑鲷
1、作为一名海钓人,如果不会钓黑鲷,一定会被人笑话,因为黑鲷是海边最常见的海鱼之一,也是大多数海钓新手的入门鱼类。春末夏初是黑鲷的产卵季,黑鲷产卵后食欲会减退一段时间,到了夏至以后,黑鲷的摄食量又恢复如初,还是非常好钓的。只要把握好钓位、线组、鱼饵和钓法,经常能够钓到较多的黑鲷。
2、海钓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找到鱼的藏身之处,选好钓位。黑鲷鱼是近海底栖鱼类,经常出没的场所有港口的防波堤,沿海的码头,海中的明暗礁周围,只要是有礁石缝隙的地方,多岩礁海域,沙泥底,都是它们的藏身之所。
3、在防波堤钓黑鲷,一般用2号矶钓竿,鱼线采用3号主线,2号子线,3号千又鱼钩,子线长度一般在60~90厘米。
4、黑鲷是杂食性鱼类,什么都吃,不挑食。钓饵一般用活虾、小螃蟹、沙蚕、泥鳅等都可以,还可以用甜玉米、南极虾、腥味面食搓饵来挂钩,效果都还行。如果是海钓新手,建议用腥味面食搓饵或者南极虾挂钩。
5、由于黑鲷是底栖鱼类,需要采用钓底法来钓黑鲷,让钓饵躺在水底是最好的。黑鲷吃饵时经常会反复试探,鱼漂有动作不用着急提竿,等着黑漂以后,或者鱼漂被拉跑以后再提竿就行。钓黑鲷时,在流水中的鱼口好,静水中鱼口慢。
6、钓黑鲷需不需要打窝?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钓黑鲷可以不打窝,只不过钓到鱼的几率会小很多,打窝则可以大幅增加钓到黑鲷的几率。所以,是否打窝完全取决于钓鱼人的喜好,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7、不过,钓黑鲷可以通过打窝来诱鱼,南极虾的虾砖效果就很好,先把虾砖解冻,添加少量的鱼可因和鱼冷丁,鱼可因是钓海水鱼专用的诱鱼剂,能大幅提高鱼饵在海水中的集鱼能力,鱼冷丁是海水鱼饥饿素,对海鱼具有较强的促食作用,二者搭配使用,效果更好。
好了,关于春季钓黑鲷用什么饵料和春季钓黑鲷用什么鱼饵最好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